close

        

英文營(廣西南寧梯次)心得

 

        心得備註:英文營,全名為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是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所辦理的志工營隊活動,在學期規畫五至七天的營隊活動後,在寒暑假到中國的偏鄉地區教學,不只是實地訓練自己的教學能力、課程規劃、活動應變等,也認識到每個地區不同的人文風俗等。

 

1.  前言:

  一開始,我對於這個營隊的認知其實不多,對於偏鄉教學的概念也是懵懵懂懂,到大陸偏鄉教書教英文?我可是從未想過的,但在完成的這次營隊後,我對於這次營隊的意象就是,我像是一條天婦羅,被裹上厚厚一層炸粉,然後下油鍋炸得金黃酥脆!在近三個月的培訓期間,每個禮拜幾乎都要產出一份教學英文歌曲的教案,我從一個什麼經驗都沒有的菜鳥老師,到可以對於教學內容如何分解和教學,可以站在台上對學生教學而且學生也能夠理解吸收,雖然還不能說最好或是最完美,但我相信我是有所改變的。

  另外,這個營隊對我來說影響深刻的另一點就是教案的撰寫,畢竟這也是我第一次撰寫教案,一開始的徬徨失措是一定有的,從小到大看著老師們的教學,從來沒有想過教案是什麼東西,卻要第一次設計出課程,讓自己的學生又能學到知識,又能讓學生不覺得枯燥無聊,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看過許多本現有的教材和教師手冊,也不斷的和營隊的學員們討論教案的設計是否得宜,甚至會跟其他一樣上教育課程的同學們請教。直到最後的教案產出和上台的實際教學,雖然有些瑕疵但我認為已經達成了突破,也奠立了我往後寫教案的範例跟藍本。

2.  課程教學:

  其實我很高興,我有這個機會能夠在學校課程外進行教學,當自己修習教育學程,將教育當作一個目標時,我卻從來沒有站在講台上,講授知識給學生過?只有在大學講台上分享對於課本的分析或是訪問教師,卻從來沒有在第一現場的實戰教學經驗過,要如何在未來證明自己是否值得成為一個老師?報名這個營隊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即此,我希望能夠從這個營隊中汲取一些教學經驗和方法,也可以藉由與同儕討論、與老師討論、並更加精進自己的教學功力。

        另外,營隊所採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都與現今教育體制有區別,像是用歌曲教唱,分組帶開練習以便更加注意學生狀況,甚至是用鼓勵學生背唱歌的方式讓學生不再把英文當作是一個困難又遙不可及的科目,鼓勵學生開口說英文,這都是我在踏入這個營隊前沒有預期的事情,但我很喜歡這種模式的教學,由於自己從小的英文學習幾乎多數都是從英文歌曲學來的,我也很贊同有興趣加上喜歡的節奏很容易把不習慣的語言學好,反而用這種方法教學對我來說是一種創新。

3.  主歌教學:

  這次的營隊教學共有五首主歌,而我所負責的歌曲是this is the way we brush our teeth(以下簡稱刷牙歌)以及that child in the mirror(以下簡稱鏡子詩),前者是在營期第二天就上台教學,後者則是第五天。第一次的教學雖然極力說服自己不要緊張,但站在台上面對學生們好奇的眼神中帶著求知慾,我還是會擔憂,擔憂著我到底能不能把這首歌教好,我到底能不能讓學生了解這首歌的意思而且讓他們覺得這首歌有趣?

  在教刷牙歌的這堂課時,第一次的教學讓我有些微緊張,太注重於教學歌曲的內容意思,也太過自信認為這首簡單的歌曲應該對學生來說不會太難,而忽略了讓學生多次複習的動作,也少於顧及學生的學習吸收狀況。到課程結束後,助教老師也特別提醒我剛剛的教學缺漏和可改進的地方,像是要多帶複習、注意學生狀況、要讓學生把不會的單字寫下來等,都是我之後要注意的部分

  而在教學第五天的鏡子詩時,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挑戰,畢竟這次的挑戰是詩詞而不是歌曲,沒有旋律的幫助對於學生背誦來說會有一點難度,此外,雖然鏡子詩的辭句簡單但概念比較抽象,要教學可能還會需要有一點不一樣的教法,這也是我當時教學前規劃時沒有思考到的部分。由於ㄧ些狀況而無法準時開始上課,希望第ㄧ節課教完的我似乎使得教學速度有點太快,但還是得用到第二節課,而在第二節課時反而使得教學速度變得過慢,也漏掉了許多ㄧ開始有規劃的教學方式沒有使用,例如多帶動作讓學生記憶清楚、可以用動作複習讓學生換一種方式練習歌曲。從中我也發現到了我的教學還無法完整抓到穩定的頻率,可以讓自己休息、也可以讓學生複習、又不過於操累的方法,我都還需要多次的經驗和觀課來了解自己的解決方法。

 

4.  分組教學:

        雖然早在明道國小的週末派活動就已經看過文奕學長帶過分組教學和練習,營前的培訓課也一講再講,但當時對於分組教學的概念仍是懵懵懂懂,並無法將教學和分組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我在營隊前期還是沒有把握能夠帶好整組的分組教學,因此分組課前期大班先分成兩組,而我跟著以臻的分組課程觀察教學方法和學生反應,在大約第三天的課程後開始,鴻陞和以臻想要讓我也領導一組分組教學,我才真正接手了分組課程的責任。然而由於課程的壓縮,我們帶分組課的時間也沒有表定的時間來得多,我實際帶過的次數也大概兩三次而已,其中大多數時間還是讓學生們複習動作和歌曲,我並沒有更多時間去了解個別學生的英文能力和學習狀況,甚或是培養學生對於英文的熱忱,有點可惜。即便如此,我還是在此分組課程中看到許多事情,例如王老師幫我帶領學生的分組課程中,我看到了學生可以用除了重複練唱的方法來練習歌曲,例如將節奏簡化成口訣、抓住歌詞的困難部分練習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學方法可以用簡單易上手的小遊戲讓學生輕鬆卻不會放掉複習進度,但這個方法我還是很難上手,或許需要多一點的教學經驗和技巧。

 

英文營(廣西南寧)-2019/01/19-01/31

 

 

 

5.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課程中,我跟以臻負責的課程內容是視力,雖說視力是一個完成度較高的教案,不太需要做更改,但在這堂課的前幾天,大家還是吩咐我把教案多看幾遍,並注意最重要的一點:規矩和秩序!畢竟課程一開始的矇眼畫畫,是學生或許從未玩過的遊戲體驗,若沒有照著老師的步驟,一個指令一個動作,課堂秩序可能會比想像中的還要更加混亂,更可能會拖到學生的後續討論活動,甚至是放學時間,為此我也和其他老師們討論幾次關於自己的教學模式。

  但在實際的課程教學時,我還是無法做到完全控管學生秩序的動作,還是讓同班的鴻陞出場救援混亂的場面,我自認我對於學生太過於興奮的場面還是無法管理,在以前營隊活動,對於吵鬧和混亂場面通常都是靠主講者聲音,和營隊的小隊輔控管秩序,因此我還是太過習慣用自己的聲音去控制場面。

之後的課程檢討,我了解到若未來遇到類似的狀況該怎麼處理,而非一昧的用聲音去壓過學生的情緒,像是抓住學生會吵鬧的原因----想要體驗這個遊戲,若能夠讓學生理解到,秩序不好、太過吵鬧,老師就沒辦法讓學生玩這個遊戲,學生一定會因為期待可以玩遊戲而保持安靜。

另外,雖然我這次只有接手一個生活教育,大多時間都是在觀摩其他老師們的操作,但也因為有這個機會,我才可以看見其它人的實地教學方法,不論是跟大小班的學生互動、將自己準備的教學內容表達出來、甚至是控管秩序和吸引學生注意的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風格,我也從中看到自己很多值得學習和改進的部分。

6. 其他:

  一開始加入這個營隊規劃,我其實是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態,畢竟面對著其它五位都是已經有經驗的前輩們,自己算是從頭開始跟上大家的步伐,又要在短期內搞懂所有的內容,盡量不讓自己拖到大家的後腿,整個時期我常常捫心自問,我有什麼事情還沒完成?還有什麼事情還沒學到?這樣有沒有影響到其它同學的計畫?這樣子的過程雖然緊張,但是我覺得非常的充實,也深刻的體會到,要給自己壓力、逼迫自己,才會有所成長:就如同這次的營隊若沒有這樣的訓練,絕對不會有可以站在台上教學的我。

  另外,看著學生們把營期教的五首歌曲全部念完背完,真的是一個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特別是從一開始調皮搗蛋、不守秩序的同學,漸漸的願意跟老師在課堂上互動,願意為了老師的鼓勵努力把歌曲背起來,甚至是在下課期間幫助同學,這些進步都是我們期許的;也看到了在班上不互動,念歌小聲的同學,卻是背歌最勤奮的……這些學生的種種若不是在第一現場是絕對不知道的!

     謝謝這個營隊,給我這個機會,讓我看到我教學的不足,也讓我看到我的成長。

 

英文營(廣西南寧)-2019/01/19-01/31

 

營隊網頁:兩岸鄉村英文品格營

資料來源:志工心得-黃柏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TW]Rupe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